本站试运行中,有任何建议或bug反馈,请发信到qiushan@taolang.club;看这里了解本站是做什么的,以及籍海淘浪有什么寓意

知道了

本書目錄

本篇关键词 词云图

纪年天福十二年[958] 2應順 1清泰元年[935] 1天福二年[944] 1開運元年[944] 1會同十年[938] 1開運四年 1乾祐 1

地点河東 10相州 8潞州 6澶州 5河陽 5太原 3許州 3陝州 3高唐 3河陽節度使 3磁州 3晉州 3延州 3陝州節度 2朔州 2鎮州 2陝府 2丹州 2河陰 2常山 1衛州 1塞門 1汶陽 1晉陽 1上黨 1宋州 1鄴都留守 1鴈門 1幽州道 1樂平 1南陽 1中渡 1京城 1開封府 1封禪寺 1秦州 1壽陽 1代州 1天雄軍節度 1宣武軍節度 1赤岡 1泗州 1鄭州 1河中 1滑州 1鄧州 1同州 1滏陽 1曹州 1齊州 1亳州 1汝州 1府州 1永安軍 1永安軍節度 1岢嵐軍 1應州 1軍都 1浮河 1洛城 1澤州 1懷州 1汴州 1洛陽 1欒城 1華州 1絳州 1

人物晉高祖 18契丹主 16皇后 5武行德 5杜重威 4史弘肇 4從朗 4趙暉 3崔廷勳 3王守恩 3李氏 2唐明宗 2王峻 2彥威 2梁暉 2趙熙 2朗悟 2蕭翰 2高允權 2彥珣 2廷勳 2劉晞 2牟翰 2劉氏 1知遠 1隴西李氏 1曾祖 1恭僖皇帝 1曾祖母 1楊氏 1獻皇帝 1祖母 1章懿 1張敬達 1趙瑩 1和凝 1太原王 1北平王 1承福 1張彥澤 1何建 1王暉 1弘肇 1劉在明 1王瓊 1族人 1夏津 1李彬 1周密 1允權 1黎陽 1劉崇 1郭從義 1李洪信 1節度使王 1白文珂 1劉信 1楊邠 1常思 1郭威 1扈彥珂 1王章 1王繼弘 1慕容信 1薛瓊 1魏國夫人 1承訓 1承祐 1承勳 1彭城郡君 1公主 1蘇逢吉 1蘇禹珪 1折從阮 1劉銖 1韓祚 1鄭謙 1萬進 1方太 1潘環 1慕容彥超 1耶律德光 1趙延壽 1

文官節度使 23檢校太保 9檢校太尉 8檢校太傅 6檢校司徒 6州團練使 5都押衙 4國太夫人 3同平章事 3巡檢使 3北京留守 2點檢 2知軍州事 2忻州刺史 2樞密使 2都孔目官 2遼州刺史 2嵐州刺史 2中書侍郎 2太保 1太傅 1太師 1檢校司空 1侍衛親軍 1巡警 1宰相 1端明殿學士 1河東節度使 1侍中 1檢校太師 1中書令 1招討使 1監軍 1通事 1代州刺史 1知州 1諫議大夫 1道節度使 1知留後事 1刺史 1太原尹 1陳州刺史 1單州刺史 1蔡州刺史 1濮州刺史 1隨州刺史 1副留守 1集州刺史 1雷州刺史 1壁州刺史 1宣徽南院使 1宣徽北院使 1權三司使 1石州刺史 1汾州刺史 1憲州刺史 1沁州刺史 1皇姪 1節度判官 1集賢殿大學士 1觀察判官 1府州刺史 1支使 1左諫議大夫 1樞密直學士 1西京留守 1知留守事 1棣州刺史 1丹州刺史 1

武官留後 10防禦使 7步軍都指揮使 6都指揮使 5廂都指揮使 4侍衛 2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2行軍司馬 2都部署 2都校 1御士 1親衛 1諸衛 1馬步都虞候 1都軍 1典軍 1行營都統 1太尉 1牙兵 1牙將 1軍將 1指揮使 1都頭 1副都指揮使 1都將 1都監 1什長 1馬步軍都虞候 1馬軍都指揮使 1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1牢城都指揮使 1守備 1左衛上將軍 1左衛大將軍 1右衛大將軍 1右衛上將軍 1左驍衛大將軍 1都虞候 1馬步軍都部署 1步軍副都指揮使 1

其他契丹 21高祖 4追尊 4廟號 4少帝 4閔帝 3明宗 2晉國 2吐渾 2義宗 2屯駐 2上表 2漢書 1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1代祖 1明元皇帝 1文祖 1德祖 1翼祖 1昭穆 1皇考 1後唐 1武皇帝 1章聖皇帝 1顯祖 1皇妣 1六軍 1犯令 1崩 1行營 1五族 1遼國 1漢儀 1勸進 1親兵 1登極 1本城 1髑髏 1節鎮 1館驛 1武庫 1先鋒 1

卷九十九 漢書高祖紀上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姓劉氏,諱暠,本名知遠,及即位改今諱。其先本沙陁部人也。四代祖諱湍,帝有天下,追尊明元皇帝廟號文祖,陵曰懿陵;高祖隴西李氏,追謚明貞皇后曾祖諱昂,晉贈太保追尊恭僖皇帝廟號德祖,陵曰沛陵;曾祖母國太夫人楊氏,追謚恭惠皇后。祖諱僎,晉贈太傅追尊為昭獻皇帝廟號翼祖,陵曰威陵;祖母國太夫人李氏,追諡為昭穆皇后皇考諱琠,事後唐武皇帝為列校,晉贈太師追尊章聖皇帝廟號顯祖,陵曰肅陵;皇妣國太夫人安氏,追諡章懿皇后。后以唐乾寕二年,歲在乙卯二月四日生帝於太原

帝弱不好弄,嚴重寡言,及長,面紫色,目睛多白。初事唐明宗,列於麾下。明宗與梁人對柵於德勝,時晉高祖為梁人所襲,馬甲連革斷,帝輟騎以授之,取斷革者自跨之,徐殿其後,晉高祖感而壯之。明宗踐阼,晉高祖北京留守,以帝前有護援之力,奏移麾下,署為牙門都校應順初,晉高祖常山唐明宗召赴闕,會閔帝出奔,與晉高祖相遇於途,遂俱入衛州,泊於郵舍。閔帝左右謀害晉高祖,帝密遣御士石敢袖鎚立於晉高祖後,及有變,敢擁晉高祖入一室,以巨木塞門,敢尋死焉。帝率眾盡殺閔帝左右,遂免晉高祖於難。

清泰元年[935]晉高祖復鎮河東三年夏,移鎮汶陽。帝勸晉高祖舉義,贊成密計,經綸之始,中外賴之。晉高祖以帝為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及契丹以全軍赴難,大破張敬達之眾於晉陽城下,有降軍千餘人,晉高祖將置之於親衛,帝盡殺之。晉國初建,加檢校司空,充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權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尋改陝州節度使,充侍衛親軍馬步都虞候契丹主晉高祖上黨,指帝謂高祖曰:「此都軍甚操剌,無大故不可棄之。」晉高祖入洛,委帝巡警,都邑肅然,無敢犯令

天福二年[944]夏四月,加檢校太保八月,改許州節度使典軍如故。三年夏四月,加檢校太傅冬十月,授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十一月,移授宋州,加檢校太尉十二月,加同平章事。時帝與杜重威同制加恩,帝憤然不樂,懇讓不受,杜門不出者數日。晉高祖怒,召宰相趙瑩等議落帝兵權,任歸私第。瑩等以為不可,乃遣端明殿學士和凝就第宣諭,帝乃承命。五年三月,改鄴都留守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九月,奉詔赴闕,晉高祖幸其第。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七年正月,加侍中。時天下大蝗,惟不入河東界。六月晉高祖於鄴宮,少帝即位,加帝檢校太師八年三月,進位中書令

開運元年[944]正月契丹南下,契丹主以大軍直抵澶州,遣蕃將偉王率兵入鴈門。朝廷以帝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帝大破偉王於忻口。尋奉詔起兵至土門,軍至樂平,會契丹退,乃還。三月,封太原王七月,兼北面行營都統二年四月,封北平王三年五月,加守太尉。是月,帝誅吐渾承福五族,凡四百人,以別部王義宗統其餘眾。九月,犯塞,帝親率牙兵朔州南陽武谷,大破之。十一月契丹主率蕃漢大軍由易、定抵鎮州杜重威等駐軍於中渡橋以禦之。十二月十日杜重威等以全軍降於契丹十七日相州節度使張彥澤契丹命,陷京城,遷少帝開封府。帝聞之大駭,分兵守境,以備寇患。

天福十二年[958]春正月丁亥朔,契丹主入東京。癸巳,晉少帝蒙塵於封禪寺癸卯少帝北遷。二月丁巳朔,契丹主具漢法服,御崇元殿受朝,制改晉國為大遼國,大赦天下,號會同十年[938]。是月,帝遣牙將王峻奉表於契丹契丹主賜詔褒美,呼帝為兒。又賜木枴一。蕃法,貴重大臣方得此賜,亦猶漢儀賜几杖之比也。王峻持枴而歸,契丹望之皆避路。及峻至太原,帝知契丹政亂,乃議建號焉。是月,秦州節度使何建以其地入於蜀。戊辰河東行軍司馬彥威與文武將吏等,以中原無主,帝威望日隆,羣情所屬,上牋勸進,帝謙讓不允。自是羣官三上牋,諸軍將吏、緇黃耆耋,相次迫請,教答允之。庚午陝府屯駐奉國指揮使趙暉、侯章、都頭王晏殺契丹監軍及副使劉愿,暉自稱留後契丹因授暉陝州兵馬留後,侯章為本州馬步軍都指揮使,王晏為副都指揮使,暉等不受偽命。

辛未,帝於太原宮受冊,即皇帝位,制改晉開運四年天福十二年[958]甲戌,帝以晉帝舉族北遷,憤惋久之。是日,率親兵趨土門路,邀迎晉帝至壽陽,聞其已過,乃還。契丹聞帝建號,偽制削奪帝官爵。以通事耿崇美為潞州節度使高唐英為相州節度使崔廷勳河陽節度使,以扼要害之地。丁丑磁州賊帥梁暉相州己卯,帝遣都將史弘肇率兵討代州,平之。初,代州刺史王暉叛歸契丹弘肇一鼓而拔之,斬暉以徇。庚辰,權晉州兵馬留後張晏洪奏,軍亂,殺知州副使駱從朗及括錢使、諫議大夫趙熙,以城歸順。時晉州留後劉在明赴東京,朝於契丹從朗知軍州事,帝方遣使張晏洪、辛處明等告諭登極從朗囚之本城。大將藥可儔殺從朗於理所,州民相率害趙熙,三軍請晏洪為留後,處明為都監辛巳,權陝州留後趙暉、權潞州留後王守恩,並上表歸順。癸未澶州賊帥王瓊與其眾斷本州浮橋,瓊敗,死之。時契丹族人朗悟澶州節度使契丹性貪虐,吏民苦之。瓊為水運什長,乃搆夏津賊帥張乙,得千餘人,沿河而上,中夜竊發,自南城殺守將,絕浮航,入北城,朗悟據牙城以拒之。數日,會契丹救至,瓊敗死焉。契丹主初聞其變也,懼甚,由是大河之南無久留之意,尋遣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歸鎮。

三月丙戌朔,詔河東管內,自前稅外,雜色徵配一切除放。是日,契丹主坐崇元殿行入閤之禮,契丹主以舅蕭翰宣武軍節度使。辛卯,權延州留後高允權遣判官李彬奏:本道節度使周密為三軍所逐,以允權知留後事上表歸順。未幾,帝召密赴行在。壬辰丹州都指揮使彥珣殺偽命刺史,據城歸命。壬寅契丹主發自東京還本國。是日,宿於赤岡,至晡,有大聲如雷,起於敵帳之下。契丹黎陽濟河,遂趨相州庚戌,帝以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泗州防禦使檢校太保劉崇太原尹檢校太尉,以北京馬步軍都虞候郭從義鄭州防禦使檢校太保,以北京興捷左廂都指揮使李洪信陳州刺史檢校司徒,以興捷右廂都指揮使尚洪遷為單州刺史檢校司徒,以北京武節左廂都指揮使蓋萬為蔡州刺史,以武節右廂都指揮使周暉為濮州刺史,以保寕都指揮使朱奉千為隨州刺史辛亥吐渾節度使王義宗檢校太尉,以前忻州刺史秦習為耀州團練使癸丑,以北京副留守檢校司徒白文珂河中節度使檢校太尉

夏四月己未,以北京馬軍都指揮使集州刺史劉信滑州節度使,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以北京隨使、右都押衙楊邠為權樞密使檢校太保,以北京武節都指揮使雷州刺史史弘肇許州節度使,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以北京牢城都指揮使壁州刺史常思鄧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兼權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三城巡檢使,以河東行軍司馬彥威同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以蕃漢兵馬都孔目官郭威為權樞密使檢校司徒,以河東都押衙扈彥珂宣徽南院使檢校司徒,以右都押衙王浩為宣徽北院使檢校司徒,以兩使都孔目官王章權三司使檢校太保

是日,契丹主相州,殺留後梁暉。暉,磁州滏陽人,少為盜,會契丹入汴,暉收集徒黨,先入磁州,無所侵犯,遣使送款於帝。暉偵知相州頗集兵仗,且無守備,遂以三月二十一日夜與其徒踰垣而入,殺契丹數十人,奪器甲數萬計,遂據其城。契丹主先遣偽命相州節度使高唐英率兵討之。未幾,契丹主至城下,是月四日攻拔之,遂屠其城。翌日,契丹主北去,命高唐英鎮之,唐英閱城遺民,得男女七百人而已。乾祐中,王繼弘相州,奏於城中得髑髏十餘萬,殺人之數,從可知也。

庚申,以石州刺史易全章為洺州團練使,以前遼州刺史安真為宿州團練使,以嵐州刺史孟行超為潁州團練使,以汾州刺史武彥弘為曹州防禦使,以前憲州刺史慕容信齊州防禦使,以遼州刺史薛瓊亳州防禦使,以沁州刺史李漢韜為汝州防禦使癸亥,冊魏國夫人李氏皇后甲子,以皇長子承訓左衛上將軍,第二子承祐左衛大將軍,第三子承勳右衛大將軍,皇女彭城郡君宋氏封永寕公主皇姪承贇為右衛上將軍。以河東節度判官蘇逢吉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以河東觀察判官蘇禹珪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升府州節鎮,加永安軍額,以振武節度使、府州團練使折從阮永安軍節度使,行府州刺史檢校太尉;以北京隨使、左都押衙劉銖河陽節度使;以河東支使韓祚左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乙丑,遣史弘肇率兵一萬人趨潞州丙寅,以權知潞州軍州事、左驍衛大將軍王守恩潞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以權點檢延州軍州事高允權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以岢嵐軍使鄭謙忻州刺史,遙領應州節度使,充忻、代二州義軍都部署丁卯,以河東都巡館驛、沿河巡檢使萬進嵐州刺史,領朔州節度使,充嵐、憲二州義軍都制置。

戊辰,權河陽留後武行德以城來歸。初,契丹主將發東京,舩載武庫兵仗,自汴浮河,欲置之於北地,遣奉國都虞候武行德部送,與軍士千餘人并家屬俱行。至河陰,軍亂,奪兵仗,殺契丹監吏,眾推行德為帥,與河陰屯駐軍士合,乃自氾水抵河陽河陽偽命節度使崔廷勳率兵拒之,兵敗,行德等追躡之,廷勳棄城而遁,行德因據其城。偽命西京留守劉晞洛城,南走許州,遂奔東京,洛京巡檢使方太自署知留守事。未幾,太為武行德所害。

是月,蕃將耿崇美屯澤州史弘肇先鋒將馬誨率兵擊之,崇美退保懷州崔廷勳契丹眾攻武行德河陽,行德出戰,為廷勳所敗。汴州蕭翰遣蕃將高牟翰將兵援送劉晞復歸於洛,牟翰至,殺前澶州節度使潘環洛陽

辛未,以河陽都部署武行德河陽節度使檢校太尉,充一行馬步軍都部署甲戌潞州節度使王守恩檢校太尉,以前棣州刺史慕容彥超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丙子契丹主耶律德光卒於鎮之欒城趙延壽鎮州自稱權知國事。辛巳陝州節度使趙暉檢校太尉華州節度使陝州步軍都指揮使侯章加檢校太傅,以陝府步軍副都指揮使絳州防禦使王晏為晉州節度使檢校太傅,以丹州都指揮使、權知軍州事彥珣丹州刺史

<< < > >>

×0

社区贡献:

 报错 / 反馈

 编辑片段 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