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试运行中,有任何建议或bug反馈,请发信到qiushan@taolang.club;看这里了解本站是做什么的,以及籍海淘浪有什么寓意。
知道了笔记是写作体裁,一卷书没有固定主题,一段写天文,下一段可以是写狐狸故事,是一种作者个人的“随笔”或“杂记”性质之文学作品。笔记体的著作在中国古典典籍中为数众多。笔记体著作起源于唐代,在宋代最繁荣。
历史上较为知名的文人笔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唐代:唐代著名的笔记有段成式《酉阳杂俎》、刘肃《大唐新语》、冯贽《云仙杂记》、郑处海《明皇杂录》、封演《封氏闻见记》、刘涑《朝野佥载》等。
宋代:宋代笔记十分流行,著名的笔记有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赵彦卫《云麓漫钞》、苏轼《东坡志林》、周密《癸辛杂识》、陆游《老学庵笔记》
元代:白挺《湛渊静语》、王恽《玉堂佳话》、罗大经《鹤林玉露》等。
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通雅》;高濂《遵生八笺》、李清《三垣笔记》、顾起元《客座赘语》等。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袁枚《子不语》、顾公燮《消夏闲记》、刘献廷《广阳杂纪》,李调元《南越杂纪》、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李斗《扬州画舫录》、余怀《板桥杂记》、王韬《淞滨琐话》等。
民国:孙家振《退醒庐笔记》、陈邦贤《自勉斋随笔》、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蔡云万《蛰存斋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