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 巴郡 廣漢 蜀郡 犍爲 牂牁 越巂 益州永昌 廣漢屬國 蜀郡屬國 犍爲屬國
隴西 漢陽 武都 金城 安定 北地 武威 張掖酒泉 敦煌 張掖屬國 張掖居延屬國
上黨 太原 上郡 西河 五原 雲中 定襄 雁門 朔方
涿郡 廣陽 代郡 上谷 漁陽 右北平 遼西 遼東玄菟 樂浪 遼東屬國
◆漢中郡(秦置。雒陽西千九百九十里。)九城,戶五萬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萬七千四百二。
◆巴陵(秦置。雒陽西三千七百里。)十四城,戶三十一萬六百九十一,口百八萬六千四十九。
◆廣漢郡(高帝置。雒陽西三千里。)十一城,戶十三萬九千八百六十五,口五十萬九千四百三十八。
◆蜀郡(秦置。雒陽西三千一百里。)十一城,戶三十萬四百五十二,口百三十五萬四百七十六。
◆犍爲郡(武帝置。雒陽西三千二百七十里。劉璋分立江陽郡。)九城,戶十三萬七千七百一十三,口四十一萬一千三百七十八。
◆牂牁郡(武帝置。雒陽西五千七百里。)十六城,戶三萬一千五百二十三,口二十六萬七千二百五十三。
◆越巂郡(武帝置。雒陽四千八百里。)十四城,戶十三萬一百二十,口六十二萬三千四百一十八
◆益州郡(武帝置。故滇王國。雒陽西五千六百里。諸葛亮表有耽文山、澤山、司彌瘞山、婁山、闢龍山,此等並皆未詳所在縣。)十七城,戶二萬九千三十六。口十一萬八百二。
◆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雒陽西七千二百六十里。)八城,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
◆廣漢屬國(故北部都尉,屬廣漢郡,安帝時以爲屬國都尉,別領三城。)戶三萬七千一百一十,口二十萬五千六百五十二。
◆蜀郡屬國(故屬西部都尉,延光元年以爲屬國都尉,別領四城。)戶十一萬一千五百六十八,口四十七萬五千六百二十九。
◆犍爲屬國(故郡南部都尉,永初元年以爲屬國都尉,別領二城。)戶七千九百三十八,口三萬七千一百八十七。
◆隴西郡(秦置。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十一城,戶五千六百二十八,口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七。
◆漢陽郡(武帝置,爲天水,永元十七年更名。在雒陽西二千里。)十三城,戶二萬七千四百二十三,口十三萬一百三十八。
◆武都郡(武帝置。雒陽西一千九百六十里。)七城,戶二萬一百二,口八萬一千七百二十八。
◆金城郡(昭帝置。雒陽西二千八百里。)十城,戶三千八百五十八,口萬八千九百四十七。
◆安定郡(武帝置。雒陽西千七百里。)八城,戶六千九十四,口二萬九千六十。
◆北地郡(秦置。雒陽西千一百里。)六城,戶三千一百二十二,口萬八千六百三十七。
◆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置。雒陽西三千五百里。)十四城,戶萬四十二,口三萬四千二百二十六。
◆張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武帝置。雒陽西四千二百里。獻帝分置西郡。)八城,戶六千五百五十二,口二萬六千四十。
◆酒泉郡(武帝置。雒陽西四千七百里。)九城,戶萬二千七百六。
◆敦煌郡(武帝置。雒陽西五千裏。)六城,戶七百四十八,口二萬九千一百七十。
◆張掖屬國(武帝置屬國都尉,以主蠻夷降者。安帝時,別領五城。)戶四千六百五十六,口萬六千九百五十二。
◆張掖居延屬國(故郡都尉,安帝別領一城。)戶一千五百六十,口四千七百三十三。
◆上黨郡(秦置。雒陽北千五百里。)十三城,戶二萬六千二百二十二,口十二萬七千四百三。
◆太原郡(秦置。)十六城,戶三萬九百二,口二十萬一百二十四。
◆上郡(秦置。)十城,戶五千一百六十九,口二萬八千五百九十九。
◆西河郡(武帝置。雒陽北千二百里。)十三城,戶五千六百九十八,口二萬八百三十八。
◆五原郡(秦置爲九原,武帝更名。)十城,戶四千六百六十七,口二萬二千九百五十七。
◆雲中郡(秦置。)十一城,戶五千三百五十一,口二萬六千四百三十。
◆定襄郡(高帝置。)五城,戶三千一百五十三,口萬三千五百七十一。
◆雁門郡(秦置。雒陽北千五百里。)十四城,戶三萬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二十四萬九千。
◆朔方郡(武帝置。)六城,戶千九百八十七,口七千八百四十三。
◆涿郡(高帝置。雒陽東北千八百里。)七城,戶十萬二千二百一十八,口六十三萬三千七百五十四。
◆廣陽郡(高帝置,爲燕國,昭帝更名爲郡。世祖省並上谷,永元八年復。)五城,戶四萬四千五百五十,口二十八萬六百。
◆代郡(秦置。雒陽東北二千五百里。)十一城,戶二萬一百二十三,口十二萬六千一百八十八。
◆上谷郡(秦置。雒陽東北三千二百里。)八城,戶萬三百五十二,口五萬一千二百四。
◆漁陽郡(秦置。雒陽東北二千里。)九城,戶六萬八千四百五十六,口四十三萬五千七百四十。
◆右北平郡(秦置。雒陽東北二千三百里。)四城,戶九千一百七十,口五萬三千四百七十五。
◆遼西郡(秦置。雒陽東北三千三百里。)五城,戶萬四千一百五十,口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
◆遼東郡(秦置。雒陽東北三千六百里。)十一城,戶六萬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
◆玄菟郡(武帝置。雒陽東北四千裏。)六城,戶一千五百九十四,口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三。
◆樂浪郡(武帝置。雒陽東北五千裏。)十八城,戶六萬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二十五萬七千五十。
◆遼東屬國(故邯鄉,西部都尉,安帝時以爲屬國都尉,別領六城。雒陽東北三千二百六十里。)
◆南海郡(武帝置。雒陽南七千一百里。)七城,戶七萬一千四百七十七,口二十五萬二百八十二。
◆蒼梧郡(武帝置。雒陽南六千四百一十里。)十一城,戶十一萬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萬六千九百七十五。
〖鬱林郡〗秦桂林郡,武帝更名。雒陽南六千五百里。十一城。
◆合浦郡(武帝置。雒陽南九千一百九十一里。)五城,戶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口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七。
◆交趾郡(武帝置。即安陽王國。雒陽南萬一千里。)十二城。
◆九真郡(武帝置,雒陽南萬一千五百八十里。)五城,戶四萬六千五百一十三,口二十萬九千八百九十四。
◆日南郡(秦象郡,武帝更名。雒陽南萬三千四百里。)五城,戶萬八千二百六十三,口十萬六百七十六。
《漢書·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縣邑數百,後稍分析,至於孝平,凡郡、國百三,縣、邑、道、侯國千五百八十七。世祖中興,惟官多役煩,乃命併合,省郡、國十,縣、邑、道、侯國四百餘所。至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國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屬國別領比郡者六,又所省縣,漸復分置。至於孝順,凡郡、國百五,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民戶九百六十九萬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二百二十。
贊曰:衆安後載,政洽區分;侯罷守列,民無常君。稱號遷隔,封割糾紛;略存減益,多證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