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试运行中,有任何建议或bug反馈,请发信到qiushan@taolang.club;看这里了解本站是做什么的,以及籍海淘浪有什么寓意

知道了

本書目錄

南史

简介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刘宋永初元年(420),下迄南陈祯明三年(589)。记刘宋、南齐、南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的南朝史。《南史》与《北史》是唐初史家李延寿的作品。他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628)未完成的事业。

李大师鉴于南北朝各朝历史,记事重复,详于本国而略于他国,“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于是发奋成就《南史》与《北史》。《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蓝本,共566卷,又参考“杂史”千余卷,删繁就简,事增文省,其中删《魏书》、《宋书》最多,删文多为诏诰、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但无〈表〉、〈志〉。

李大师卒于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当时《南史》、《北史》皆未能成书,最后由在史局工作的李延寿继续撰述,“因于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后因事离开史局,“以所得者编次之,然尚多阙,未得及终”,贞观十五年(641年),继续编撰,“因兹复得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显庆四年(659年)《南史》成书,“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司马光给刘恕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南史》与《北史》均广为流传,致“学者止观其书,沈约、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南史》与《北史》皆用“家传”形式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以王、谢等大家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属家族成员,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达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余年,乃至于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朱熹说:“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同时《南史》、《北史》内容亦有重复现象。《南史》中更删除了部分判决文字(包含《后汉书》的作者范晔等人之罪名文字),使成不白之冤。

目录

本纪

宋本纪上第一 - 武帝 · 少帝

宋本纪中第二 - 文帝 · 孝武帝 · 前废帝

宋本纪下第三 - 明帝 · 后废帝 · 顺帝

齐本纪上第四 - 高帝 · 武帝

齐本纪下第五 - 废帝郁林王 · 废帝海陵恭王 · 高宗明皇帝 · 废帝东昏侯 · 和帝

梁本纪上第六 - 武帝上

梁本纪中第七 - 武帝下

梁本纪下第八 - 简文帝 · 元帝 · 敬帝

陈本纪上第九 - 武帝 · 文帝 · 废帝

陈本纪下第十 - 宣帝 · 后主

列传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宋孝穆赵皇后 · 孝懿萧皇后 · 武敬臧皇后 · 武张夫人 · 文章胡太后 · 少帝司马皇后 · 文元袁皇后(潘淑妃) · 孝武昭路太后 · 明宣沈太后 · 孝武文穆王皇后 · 宣贵妃 · 前废帝何皇后 · 明恭王皇后 · 后废帝陈太妃 · 后废帝江皇后 · 顺陈太妃 · 顺谢皇后 · 齐宣孝陈皇后 · 高昭刘皇后 · 武穆裴皇后 · 文安王皇后 · 郁林王何妃 · 海陵王王妃 · 明敬刘皇后 · 东昏褚皇后 · 和王皇后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梁文献张皇后 · 武德郗皇后 · 武丁贵嫔 · 武阮修容 · 简文王皇后 · 元徐妃 · 敬夏太后 · 敬王皇后 · 陈武宣章皇后 · 文沈皇后 · 废帝王皇后 · 宣柳皇后 · 后主沈皇后 · 张贵妃

列传第三 宋宗室及诸王上 - 刘道怜 · 刘道规 · 刘义庆 · 刘遵考 · 刘义真 · 刘义康 · 刘义恭 · 刘义宣 · 刘义季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

列传第五 - 刘穆之 · 徐羡之 · 傅亮 · 檀道济

列传第六 - 王镇恶 · 朱龄石 · 毛修之 · 傅弘之 · 朱修之 · 王玄谟

列传第七 - 刘敬宣 · 刘怀肃 · 刘粹 · 孙处 · 蒯恩 · 向靖 · 刘锺 · 虞丘进 · 孟怀玉 · 胡藩 · 刘康祖

列传第八 - 赵伦之 · 萧思话 · 臧焘

列传第九 - 谢晦 · 谢裕 · 谢方明 · 谢灵运

列传第十 - 谢弘微

列传第十一 - 王弘

列传第十二 - 王昙首

列传第十三 - 王诞 · 王华 · 王惠 · 王彧

列传第十四 - 王裕之 · 王镇之 · 王韶之 · 王悦之 · 王准之

列传第十五 - 王懿 · 到彦之 · 垣护之 · 张兴世

列传第十六 - 袁湛

列传第十七 - 孔靖 · 孔琳之 · 殷景仁

列传第十八 - 褚裕之

列传第十九 - 蔡廓

列传第二十 - 何尚之

列传第二十一 - 张裕

列传第二十二 - 张邵

列传第二十三 - 范泰 · 荀伯子 · 徐广 · 郑鲜之 · 裴松之 · 何承天

列传第二十四 - 颜延之 · 沈怀文 · 周朗

列传第二十五 - 刘湛 · 庾悦 · 顾琛 · 顾恺之

列传第二十六 - 羊欣 · 羊玄保 · 沈演之 · 江夷 · 江秉之

列传第二十七 - 沈庆之 · 宗悫

列传第二十八 - 柳元景

列传第二十九 - 殷孝祖 · 刘勔

列传第三十 - 鲁爽 · 薛安都 · 邓琬 · 宗越 · 吴喜 · 黄回

列传第三十一 齐宗室 - 萧道度 · 萧道生 · 萧遥光 · 萧遥欣 · 萧缅 · 萧景先 · 萧赤斧 · 萧谌 · 萧诞 · 萧坦之

列传第三十二 齐高帝诸子上 - 萧嶷

列传第三十三 齐高帝诸子下 - 萧映 · 萧晃 · 萧晔 · 萧暠 · 萧锵 · 萧铄 · 萧鉴 · 萧锋 · 萧锐 · 萧铿 · 萧𨱇 · 萧铉

列传第三十四 齐武帝诸子 · 文惠诸子 · 明帝诸子

列传第三十五 - 王敬则 · 陈显达 · 张敬儿 · 崔慧景

列传第三十六 - 李安人 · 戴僧静 · 桓康 · 焦度 · 曹武 · 吕安国 · 周山图 · 周盘龙 · 王广之

列传第三十七 - 荀伯玉 · 崔祖思 · 苏侃 · 虞悰 · 胡谐之 · 虞玩之 · 刘休 · 江祏

列传第三十八 - 陆澄 · 陆慧晓 · 陆杲

列传第三十九 - 庾杲之 · 王谌 · 孔珪 · 刘怀珍

列传第四十 - 刘𤩽 · 明僧绍 · 庾易 · 刘虬

列传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 - 萧景 · 萧懿 · 萧敷 · 萧畅 · 萧融 · 萧宏

列传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 - 萧秀 · 萧伟 · 萧恢 · 萧憺

列传第四十三 梁武帝诸子 - 昭明太子 · 萧综 · 萧绩 · 萧续 · 萧纶 · 萧纪

列传第四十四 梁简文帝诸子 · 元帝诸子

列传第四十五 - 王茂 · 曹景宗 · 曹义宗 · 席阐文 · 夏侯详 · 吉士瞻 · 蔡道恭 · 杨公则 · 邓元起 · 张惠绍 · 张澄 · 冯道根 · 康绚 · 昌义之

列传第四十六 - 张弘策 · 庾域 · 郑绍叔 · 吕僧珍 · 乐蔼

列传第四十七 - 沈约 · 范云

列传第四十八 - 韦叡 · 裴邃

列传第四十九 - 江淹 · 任昉 · 王僧孺

列传第五十 - 范岫 · 傅昭 · 孔休源 · 江革 · 徐勉 · 许懋 · 殷钧

列传第五十一 - 陈伯之 · 陈庆之 · 兰钦

列传第五十二 - 贺玚 · 司马褧 · 朱异 · 顾协 · 徐摛 · 鲍泉

列传第五十三 - 王神念 · 羊侃 · 羊鸦仁

列传第五十四 - 江子一 · 胡僧祐 · 徐文盛 · 阴子春 · 杜崱 · 王琳 · 张彪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 陈拟 · 陈详 · 陈慧纪 · 陈昌 · 陈昙朗 · 陈伯茂 · 陈伯山 · 陈伯固 · 陈伯恭 · 陈伯仁 · 陈伯义 · 陈伯礼 · 陈伯智 · 陈伯谋

列传第五十六 - 杜僧明 · 周文育 · 侯瑱 · 侯安都 · 欧阳𬱟 · 黄法𣰰 · 淳于量 · 章昭达 · 吴明彻

列传第五十七 - 胡颖 · 徐度 · 杜棱 · 周铁武 · 程灵洗 · 沈恪 · 陆子隆 · 钱道戢 · 骆文牙 · 孙玚 · 徐世谱 · 周敷 · 荀朗 · 周炅 · 鲁悉达 · 萧摩诃 · 任忠 · 樊毅

列传第五十八 - 赵知礼 · 蔡景历 · 宗元饶 · 韩子高 · 华皎 · 刘师知 · 谢岐 · 毛喜 · 沈君理 · 陆山才

列传第五十九 - 沈炯 · 虞荔 · 傅縡 · 顾野王 · 姚察

列传第六十 循吏

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

列传第六十二 文学

列传第六十三 孝义上

列传第六十四 孝义下

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 - 陶渊明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 - 陶弘景

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

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上 - 林邑国 · 扶南国 · 中天竺国 · 师子国

列传第六十九 夷貊下 - 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 倭国 · 扶桑国 · 河南王 · 宕昌国 · 邓至国 · 武兴国 · 荆雍州蛮 · 豫州蛮 · 高昌国 · 龟兹 · 于阗 · 波斯国 · 蠕蠕

列传第七十 贼臣 - 侯景 · 熊昙朗 · 周迪 · 留异 · 陈宝应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