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试运行中,有任何建议或bug反馈,请发信到qiushan@taolang.club;看这里了解本站是做什么的,以及籍海淘浪有什么寓意

知道了

本書目錄

二十四史特辑:皇子传

皇子传收录皇帝子孙世系,史记、汉书、南齐书、魏书、周书、南史、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明史等有皇子列传或皇帝子孙世系表。

帝官天下,王者家焉。至於親九族,敬五宗,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長,故吳、魯、燕、蔡、衛、晉、鄭,太史遷既著世家,又列年表,不厭其詳。自漢以降,封建實亡,猶有其名,長世者登世家,自絕者置列傳,然王子侯猶可以年表也。班固以為文無實,併諸侯削年而表,世君子韙之。自魏以降,不帝不世,王侯身徙數封,朝不謀夕,於是列而傳之。功不足以垂法,罪不足以著戒,碌碌然,抑又甚焉。
今摘其功罪傑然者列諸傳;敘親親之恩,敬長之義,而無他可書者,略表見之,為皇子表。
——遼史

皇子

汉朝开始,皇子、皇帝兄弟封王爵,后世的皇子一般亦会封王(亲王或郡王),因此中国古代正式文献当中很少会称皇子为某某皇子,而通常会称“某王”(“某”为封地或封号),其妻则称王妃。被选为继承皇位的皇子称为皇太子。(多半是嫡长子优先,也就是皇后所生长子)从汉朝开始,实行不同程度的分封制,皇子到一定年龄后,被封为诸侯王,拥有食邑,修建王府。诸侯王死后,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由子孙继承。宋朝、元朝则未分封。明朝分封诸王。清朝未分封。

在汉朝初期,亲王法定继承人的正式封号为“王太子”,后来为了与皇太子相区别,改为“世子”,后代延习不改。至清朝,定例:和硕亲王法定继承人封世子、多罗郡王法定继承人封长子。

太子

历史上太子(储君)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矛盾。一方面,皇帝需要有继承人,但继承人的存在又会对皇帝本人构成一定威胁,因为只要皇帝一死,继承人就能坐上龙椅。另一方面,由于觊觎皇太子之位,皇帝的儿子们往往相互倾轧(例如九王夺嫡)、甚至兵戎相见(例如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且由于皇太子有极大权力,所以往往和皇帝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被废或被杀。

通常,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皇太子不能够顺利册立、顺利登基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皇帝权力的不断加强,皇太子的权力越来越被削弱。但是反过来,正是由于皇太子的权力不再对皇帝构成威胁,皇帝有足够的权力来约束他的其他儿子们,所以后期的皇太子顺利继位的反而比较多,这一点看明朝的历史可知。

由于储君与皇帝关系的特殊和敏感。大臣们办事时,不得不小心翼翼。他们既不敢违抗皇命,又不愿得罪太子。

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太子诸率”(唐制)。

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嫔一样,有正式的封号,如太子妃、良娣、孺人等。而中国的女王储称为“皇太女”,简称“太女”,尊称“殿下”。皇太女也与皇太子、皇太叔、皇太孙一样,拥有王位继承权,但中国历朝历代基本上无皇太女,唯有唐代安乐公主敢自封。

目录

二十四史特辑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