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传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转相讲述,而圣道粗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繁矣。至于上古三皇五帝以来世次,国家兴灭终始,僭窃伪乱,史官备矣。而传记、小说,外暨方言、地理、职官、氏族,皆出于史官之流也。自孔子在时,方修明圣经以绌缪异,而老子著书论道德。接乎周衰,战国游谈放荡之士,田骈、慎到、列、庄之徒,各极其辩;而孟轲、荀卿始专修孔氏,以折异端。然诸子之论,各成一家,自前世皆存而不绝也。夫王迹熄而诗亡,离骚作而文辞之士兴。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
六经之道,简严易直而天人备,故其愈久而益明。其余作者众矣,质之圣人,或离或合。然其精深闳博,各尽其术,而怪奇伟丽,往往震发于其间,此所以使好奇博爱者不能忘也。然凋零磨灭,亦不可胜数,岂其华文少实,不足以行远欤?而俚言俗说,猥有存者,亦其有幸不幸者欤?今著于篇,有其名而亡其书者,十盖五六也,可不惜哉。
初,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至武德初,有书八万卷,重复相糅。王世充平,得隋旧书八千余卷,太府卿宋遵贵监运东都,浮舟溯河,西致京师,经砥柱舟覆,尽亡其书。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玄宗命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马怀素为修图书使,与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会幸东都,乃就乾元殿东序检校。无量建议:御书以宰相宋璟、苏颋同署,如贞观故事。又借民间异本传录。及还京师,迁书东宫丽正殿,置修书院于著作院。其后大明宫光顺门外、东都明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材。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有副,轴带帙签皆异色以别之。
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又命拾遗苗发等使江淮括访。至文宗时,郑覃侍讲,进言经籍未备,因诏秘阁搜采,于是四库之书复完,分藏于十二库。黄巢之乱,存者盖尟。昭宗播迁,京城制置使孙惟晟敛书本军,寓教坊于秘阁,有诏还其书,命监察御史韦昌范等诸道求购,及徙洛阳,荡然无遗矣。
甲部经录,其类十一: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谶纬类,十曰经解类,十一曰小学类。凡著录四百四十家,五百九十七部,六千一百四十五卷。不著录一百一十七家,三千三百六十卷。
周易正义十六卷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太学博士马嘉运、太学助教赵干协王谈于志宁等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德融赵弘智覆审。
裴通易书一百五十卷字又玄,士淹子,文宗访以易义,令进所撰书。
右易类七十六家,八十八部,六百六十五卷。失姓名一家,李鼎祚以下不著录十一家,三百二十九卷。
今文尚书十三卷开元十四年,玄宗以洪范「无偏无颇」声不协,诏改为「无偏无陂」。天宝三载,又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
尚书正义二十卷国子祭酒孔颖达、太学博士王德韶、四门助教李子云等奉诏撰。四门博士朱长才苏德融、太学助教隋德素、四门助教王士雄赵弘智覆审。太尉扬州都督长孙无忌、司空李𪟝、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吏部尚书侍中高季辅、吏部尚书褚遂良、中书令柳奭、弘文馆学士谷那律刘伯庄、太学博士贾公彦范义𫖳齐威、太常博士柳士宣孔志约、四门博士赵君赞、右内率府长史弘文馆直学士薛伯珍、国子助教史士弘、太学助教郑祖玄周玄达、四门助教李玄植王真儒与王德韶、隋德素等刊定。
陈正卿续尚书纂汉至唐十二代诏策、章疏、歌颂、符檄、论议成书,开元末上之。卷亡。
右书类二十五家,三十三部,三百六卷。王元感以下不著录四家,二十卷。
毛诗正义四十卷孔颖达、王德韶、齐威等奉诏撰,赵干协、四门助教贾普曜赵弘智等覆正。
毛诗草木虫鱼图二十卷开成中,文宗命集贤院修撰并绘物象,大学士杨嗣复、学士张次宗上之。
右诗类二十五家,三十一部,三百二十二卷。失姓名三家,许叔牙以下不著录三家,三十三卷。
礼记正义七十卷孔颖达、国子司业朱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𫖳、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撰,与周玄达、赵君赞、王士雄、赵弘智覆审。
御刊定礼记月令一卷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刘光谦齐光乂陆善经、修撰官史玄晏待制官梁令瓒等注解。自第五易为第一。
右礼类六十九家,九十六部,一千八百二十七卷。失姓名七家,元行冲以下不著录十六家,二百九十五卷。
右乐类三十一家,三十八部,二百五十七卷。失姓名九家,张文收以下不著录二十家,九十三卷。
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孔颖达、杨士勋、朱长才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德融与隋德素覆审。
高重春秋纂要四十卷字文明,士廉五代孙,文宗时翰林侍讲学士。帝好左氏春秋,命重分诸国各为书,别名经传要略。历国子祭酒。
李氏三传异同例十三卷开元中,右威卫录事参军,失名。
第五泰左传事类二十卷字伯通,青州益都人,咸通鄂州文学。
右春秋类六十六家,一百部,一千一百六十三卷。失姓名五家,王玄度以下不著录二十二家,四百三卷。
徐浩广孝经十卷浩称四明山人,乾元二年上,授校书郎。
右孝经类二十七家,三十六部,八十二卷。失姓名一家,尹知章以下不著录六家,一十三卷。
右论语类三十家,三十七部,三百二十七卷。失姓名三家,韩愈以下不著录二家,十二卷。
刘氏经典集音三十卷镕,字正范,绛州正平人,咸通晋州长史。
右经解类十九家,二十六部,三百八十一卷。失姓名一家,赵英以下不著录十家,一百二十七卷。
武后字海一百卷凡武后所著书,皆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賔、卫业等撰。
二王、张芝、张昶等书一千五百一十卷太宗出御府金帛购天下古本,命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定真伪,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纸,为八十卷,又得献之、张芝等书,以「贞观」字为印。草迹命遂良楷书小字以影之。其古本多梁、隋官书。梁则满骞、徐僧权、沈炽文、朱异,隋则江总、姚察署记。帝令魏、褚卷尾各署名。开元五年,敕陆玄悌、魏哲、刘怀信检校,分益卷秩。玄宗自书「开元」字为印。
玄宗韵英五卷天宝十四载撰,诏集贤院写付诸道采访使,传布天下。
右小学类六十九家,一百三部,七百二十一卷。失姓名二十三家,徐浩以下不著录二十三家,二千四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