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魏郡。慶曆二年,建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撫使,統北京、澶懷衞德博濱棣、通利保順軍。熙寧以來並因之,六年,分屬河北東路。崇寧戶一十五萬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萬八千九百七十六。貢花紬、綿紬、平紬、紫草。縣十二:元城,莘,大名,內黃,成安,魏,館陶,臨清,夏津,清平,冠氏,宗城。
開德府,上,澶淵郡,鎮寧軍節度。本澶州。崇寧四年,建為北輔。五年,升為府。宣和二年,罷輔郡,仍隸河北東路。崇寧戶三萬一千八百七十八,口八萬二千八百二十六。貢莨莠席、南粉。縣七:濮陽,觀城,臨河,清豐,衞南,朝城,南樂。德清軍,
河間府,上,河間郡,瀛海軍節度。至道三年,以高陽隸順安軍。舊名關南,太平興國七年,改名高陽關。慶曆八年,始置高陽關路安撫使,統瀛莫雄貝冀滄、永靜保定乾寧信安一十州軍。本瀛州,防禦。大觀二年升為府,賜軍額。崇寧戶三萬一千九百三十,口六萬二百六。貢絹。縣三:河間,樂壽,束城。
清州,下,本乾寧軍。幽州蘆臺軍之地,晉陷契丹。周平三關,置永安縣,屬滄州。太平興國七年置軍,改縣曰乾寧,隸焉。大觀二年,升為州。政和三年,賜郡名曰乾寧。崇寧戶六千六百一十九,口一萬二千七十八。貢絹。縣一:乾寧。砦六。
保定軍,同下州。太平興國六年,以涿州新鎮建平戎軍。景德元年,改為保定軍。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縣五百戶隸軍。宣和七年,廢保定軍為保定縣,隸莫州,知縣事仍兼軍使,尋依舊。崇寧戶一千二十九,口二千四百八十四。貢絁。砦二。
真定府,次府,常山郡,唐成德軍節度。本鎮州,漢以趙州之元氏、欒城二縣來屬。開寶六年,廢九門、石邑二縣。端拱初,以鼓城隸祁州。淳化元年,以束鹿隸深州。慶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撫使,統真定府、磁相邢趙洺六州。崇寧戶九萬二千三百五十三,口一十六萬三千一百九十七。貢羅。縣九:真定,槁城,欒城,元氏,井陘,獲鹿,平山,行唐,靈壽。砦一:北砦。天威軍。
中山府,次府,博陵郡。建隆元年,以易北平並來屬。太平興國初,改定武軍節度。本定州,慶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撫使,統定保深祁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八州。政和三年,升為府,改賜郡名曰中山。崇寧戶六萬五千九百三十五,口一十八萬六千三百五。貢羅、大花綾。縣七:安喜,無極,曲陽,唐,望都,新樂,北平。砦一,軍城。北平軍。
濬州,平川軍節度。本通利軍。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陽縣為軍。天聖元年,改通利為安利。四年,以衞州衞縣隸軍。熙寧三年廢為縣,隸衞州。元祐元年復為軍。政和五年升為州,號濬川軍節度,改今額。崇寧戶三千一百七十六,口三千二百二。縣二:衞,黎陽。
洺州,望,廣平郡,建隆元年,升為防禦。熙寧三年,省曲周縣為鎮,入雞澤。六年,省臨洺縣為鎮,入永年。元祐二年,曲周、臨洺復為縣,尋復為鎮。四年,曲周、雞澤依舊別為兩縣。崇寧戶三萬八千八百一十七,口七萬三千六百。貢紬。縣五:永年,肥鄉,平恩,雞澤,曲周。
祁州,中,蒲陰郡,團練。端拱初,以鎮州鼓城來屬。景德元年,移治於定州蒲陰,以無極隸定州。熙寧六年,省深澤縣為鎮,入鼓城。元祐元年復。崇寧戶二萬四千四百八十四,口四萬九千九百七十五。貢花絁。縣三:蒲陰,鼓城,深澤。
慶源府,望,趙郡,慶源軍節度。本趙州,軍事。大觀三年,升為大藩。崇寧四年,賜軍額。宣和元年,升為府。崇寧戶三萬四千一百四十一,口六萬一百三十七。貢絹、綿。縣七:平棘,寧晉,臨城,高邑,隆平,柏鄉,贊皇。
安肅軍,同下州。本易州遂城縣。太平興國六年,建為靜戎軍,析易州遂城三鄉置靜戎縣隸焉。景德元年併縣,改安肅軍。宣和七年,廢軍為安肅縣。知縣事仍兼軍使,尋依舊。崇寧戶七千一百九十七,口一萬四千七百五十一。貢素絁。縣一:安肅。
順安軍,同下州。本瀛州高陽關砦。太平興國七年,置唐興砦。淳化三年,建為順安軍。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陽來屬。熙寧六年,省高陽縣為鎮。十年,復為縣。崇寧戶八千六百五,口一萬六千五百七十八。貢絹。縣一:高陽。
河北路,蓋禹貢兗、冀、青三州之域,而冀、兗為多。當畢、昴、室、東壁、尾、箕之分。南濱大河,北際幽、朔,東瀕海,西壓上黨。繭絲、織紝之所出。人性質厚少文,多專經術,大率氣勇尚義,號為強忮。土平而近邊,習尚戰鬥。有河漕以實邊用,商賈貿遷,芻粟峙積。宋初募置鄉義,大修戰備,為三關,置方田以資軍廩。契丹數來侵擾,人多去本,及薦修戎好,益開互市,而流庸復來歸矣。大名、澶淵、安陽、臨洺、汲郡之地,頗雜斥鹵,宜於畜牧。浮陽際海,多鬻鹽之利。其控帶北地,鎮、魏、中山皆為雄鎮云。
太原府,太原郡,河東節度。太平興國四年,平劉繼元,降為緊州,軍事,毀其城,移治於榆次縣。又廢太原縣,以平定、樂平二縣屬平定軍,交城屬大通監。七年,移治唐明監。舊領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元豐為次府,大觀元年升大都督府。崇寧戶一十五萬五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八。貢大銅鑒、甘草、人參、礬石。縣十:陽曲,太谷,榆次,壽陽,盂,交城。文水,祁,清源,平晉。監二:大通,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黨郡,昭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初,改昭德。舊領河東路兵馬鈐轄,兼提舉澤晉絳州、威勝軍屯駐泊本城兵馬巡檢事。本潞州。建中靖國元年,改為軍。崇寧三年,升為府,仍還昭德舊節。崇寧戶五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口一十三萬三千一百四十六。貢人參、蜜、墨。縣八:上黨,望。屯留,襄垣,潞城,壺關,長子,涉,黎城。
平陽府,望,平陽郡,建雄軍節度。本晉州,政和六年,升為府。崇寧戶七萬五千九百八,口一十八萬五千二百五十四。貢蜜、蠟燭。縣十:臨汾,洪洞,襄陵,有雕掌、豹尾二砦。神山,趙城,汾西,霍邑,冀氏,岳陽,和川。務二:煉礬、礬山。
遼州,下,樂平郡。熙寧七年州廢,省平城、和順二縣為鎮,入遼山縣,隸平定軍;省榆社縣為鎮,入威勝軍武鄉縣。元豐八年,復置州,縣鎮並復來隸。元祐元年,復置和順、榆社、平城縣。崇寧戶七千三百一十五。貢人參。縣四:遼山,和順,榆社,平城。
憲州,中,汾源郡,軍事。初治樓煩,咸平五年,移治靜樂軍、縣,遂廢軍,又廢,樓煩改隸嵐州。熙寧三年,廢憲州,以靜樂縣隸嵐州。十年,復憲州,仍領靜樂縣。政和五年,賜郡名。崇寧戶二千七百二十二,口七千四百四十四。貢麝香。縣一:靜樂。
石州,下,昌化郡,軍事。舊帶嵐、石、隰三州都巡檢使。元豐五年,置葭蘆、吳堡二砦隸州,因置二砦沿邊都巡檢使,遂令三州各帶沿邊都巡檢使。初領縣五,元符二年,升葭蘆砦為晉寧軍,以州之臨泉縣隸焉。大觀三年,復以定胡縣隸晉寧軍。崇寧戶一萬五千八百九,口七萬二千九百二十九。貢蜜、蠟。縣三:離石,中。平夷,方山。隰州,下,大寧郡,團練。熙寧五年,廢慈州,以吉鄉縣隸州,即縣治置吉鄉軍使,仍省文城縣為鎮隸焉。元祐元年,復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寧兩關俯逼西界,以州為次邊。崇寧戶三萬八千二百八十四,口一十三萬八千四百三十九。貢蜜、蠟。縣六:隰川,上温泉,蒲,大寧,石樓,永和。
府州,中,靖康軍節度。本永安軍,崇寧元年,改軍額。政和五年,賜郡名曰榮河。舊置麟府路軍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鈐轄領之。崇寧戶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三千一百八十五。貢甘草。縣一:府谷。寧川堡,寧邊砦,寧疆堡,震威城,
晉寧軍,本西界葭蘆砦。元豐五年收復,六月,并吳堡砦並隸石州。元祐四年,以葭蘆砦給賜西人。紹聖四年收復。元符二年,以葭蘆砦為晉寧軍,割石州之臨泉隸焉。知軍領嵐石路沿邊安撫使,兼嵐、石、隰州都巡檢使。大觀三年,復以石州定胡縣來隸。東至剋胡砦隔河五里,南至吳堡砦一百七十里,西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北至通秦砦二十里。領縣二:定胡,臨泉。神泉砦,三交堡,烏龍砦,通秦砦,寧河砦,彌川砦,通秦堡,寧河堡,彌川堡,靖川堡。
河東路,蓋禹貢冀、雍二州之域,而冀州為多。當觜、參之分。其地東際常山,西控党項,南盡晉、絳,北控雲、朔,當太行之險地,有鹽、鐵之饒。其俗剛悍而樸直,勤農織之事業,寡桑柘而富麻苧。善治生,多藏蓄,其靳嗇尤甚。朔方、樓煩,馬之所出,歲增貿市以充監牧之用。太宗平太原,慮其恃險,徙州治焉。然猶為重鎮,屯精兵以控邊部云。